《大学》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讲解“大学”概要。
《大学》是我国优秀文化宝藏之一——“四书”中的一书。 “四书”除《大学》,还有《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传扬的是儒家思想,我们知道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志于学”是他求学的动机,何谓“志”?朱熹说:“心之所之谓之志”,“志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可见,“志”乃是一种“志向”、一种“追求”、一种“意志”、一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学”就是指不断“学习”,会成就“大学问”,“学多了”,你就拥有“大学”问。
同时,“志于学”也蕴含着将对“学问”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 因此,孔子这位圣人改变了中国文化史。
因为他开创了“学术研究、道义探讨”(做学问)成为终身事业的新行业。对当时来说是一个伟大举措。
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
“农”指农耕和放织。“战”指战争。而儒家提出的却是“做学问”的事。
所以有人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大学”概要,旨在了解孔子的“大学”思想,不仅要“志于学”,而且成为专门的一个行业——道出了“大学”的价值所在。
二、如何才会“大学”。
那么,如何才能具有“大学”呢?子曰: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庸人之所以成为庸人,无他也,好学不好学。孔子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也因此不论做什么事都能体现“好学”,即追求完美,就像我们的校训——做我,做最好的我。其实,我们的校训渗透着圣人的思想。
他一生中牟取的第一个职业称委吏, 古代管理粮仓的小官。他做得很好,有古文为证“会计当”。一年后,他放牧,又做得很好。有古文为证:牛羊茁壮。然而,孔子对自己的事业又是怎样评价呢?
《孟子·万章下》中这样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眼高手低。它现代的意思:心目中的标准很高,而实际的能力很低,无法实现。呈贬义状态。
然而,这个成语的起源却是褒义的。它的“眼高”意思是:有远大的志向,“手低”指脚踏实地做。孔子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者。“会计当”,“牛羊茁壮”就是脚踏实地做成的——“手低”内容。“而已矣”和“长而已矣”,说明他有远大的理想,不局限于此,即“眼高”啊。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拥有“大学”的机会。不断地超越就是“好学”的品质。拥有“好学品质”的人,我认为他已经是“志于学”的全格人才了。
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启迪意义。
很早以前就接触过这本书,最近也经常在早晨基础教育的学校里听到朗朗的读《大学》的孩子们的声音,每次听到我的思绪都不禁会出现短暂的停顿,仔细分辨读的是哪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对于像《论语》、《大学》这种儒家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优秀的、经典的道理是永恒的,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这是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我觉得我的态度应该是比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对诸如《大学》这样的中国经典文学的理解是肤浅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但总碍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一直停滞不前。
也许是机缘巧合,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教科院组织的北京市农村成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并以学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讲师团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就是《大学》。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的聆听了包括学习大学的重要意义、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等内容,从学习者的角度听取了马教授对大学的讲解。下面就说说我的学习感悟,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
且不说国家政策要求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单从儒学在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影响与作用来看,就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再者,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金钱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蚀等,影响着中国年轻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华儿女。从这一点来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拾明明德与克己复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升个人国学文化底蕴,也应该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一观点在开班当天王东江处长那热情洋溢的讲话,那充满期待的口吻,证实了我的观点。所以,我非常感谢教科院安排的这次培训。
马教授那种待人谦和的性格,给我以长者和儒学弘扬者的感觉,而讲解的内容给我以行政领导或者退休老干部感觉,换句话说,我是学到了从政层面的大学。
回忆整个学习内容,给我最深刻的是格物致知、明明德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道理,都是修身的范畴,但是在生活中做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格物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宋代朱熹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简单理解为观察分析万事万物并解其根本,转化为人心灵之认识,而得其道,并以致其知。明代王阳明认为格为正,物为意念,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也有佛学大师认为格物致知是格除掉人心之物欲,方能显其本有真知。这些解释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或者生活环境中产生的,虽看着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都是深层次的`挖据事物本质,而获得某些知识或者达到某种境界。在我看来格物致知其实就是探究、认识事物的规律或本质,而获得知识或真理,更深层的含义如果从致知格物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做事情我们要遵循事物的规律。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格物致知又怎么会有拔苗助长的故事。在当今社会家长们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谨遵格物致知。
对明明德的理解,分歧不多,意思是人要弘扬光明的德性。用在当下就是弘扬正能量。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要以格物致知的态度去明明德。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锦句,在这里不多说了。
四次培训结束,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学校里虽然有绕梁的《大学》读书声,而没有几个孩子懂得它的含义,甚至没有几个老师说的上来,更不用说学而时习之了。生活中夸大其词、拔苗助长、精神空虚的也大有人在,我希望有关专家和领导能掀起一阵重拾儒学经典之风,希望北京教科院的领导和老师出一套有关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诸如《身边的经典》之类的教材或者微课,以为广大公民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 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 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 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 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
除了做人,《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想想当今的大学,早就忘了什么是大学,一味的迎合社会的需要,屡屡降低教育标准、或调整方向。大学生不再是懂得“明德、亲民、至善”等大学问的学子,而仅仅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匠气十足,何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技术发
展。今天中国是最多的士人生产国,博士、硕士、学士数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甚至是第一,但在科学技术、社会哲学、文艺等等多个领域的成果却远远少于国外。这是为什么呢?今之士,胸无大局,眼界狭隘,每日只为生计,缺少了献身事业的精神。得一善则欣欣然,不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大学是时候认识到大学教育的本质了,不是授人一技,而是授人以道。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处处充满诱惑,刺激,和“杀戮”。而在这个环境中要做到独善其身的却很难,人和人之间的间隔和抵触不信任越来越多,在外面几乎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在生活,伪装、自我保护、缺乏安全感。。。如此多的不安定因素造成很多人没有幸福感。更多可能是社会因素,但是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我的处世态度,让一颗浮躁的心静下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管虑的是什么,能在忙绿浮躁的时候自我反思一下或者回忆一下过往的种种,不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我们做不到圣人一样可以考虑到天下,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我能活的更高尚。倘若一个个自我都能正其心,诚其意,国何能不治。
修身治国平天下,此乃中国传统。以小见大,自身品德都修养不好何以治国,治国太远,切说说齐家。每个身边都可能出现一些就家庭不和睦的情况,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我看来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和考验,爱情在最后终将升华成亲情,不离不弃,不会变质。自古就有相近如宾,举案齐眉的夫妻的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的处事方式古人比我们现代人更看的透彻,因为他们懂得以修身为本。懂得明明德,懂得何为薄厚。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为何会感动呢?此时的感动不只源于文中所讲,还源于着书者及注疏者。
总结一下,让我感动的有三点。首先,我读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一直对宋朝的学者无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总觉得他是个迂腐古板,呆滞严厉的学者,毫无灵气可言,看过这篇集注之后才发现人家并非徒有虚名。他的注疏严谨而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来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学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学者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毕恭毕敬,兢兢业业地学习钻研孔圣之道,几乎是带了一种虔诚的。这种对待学术的虔诚也许在今天的学者身上很难再发现,这是一种不计功利的严肃和认真,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它纯粹源于治学者本身。
接下来是第二点,《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个人道德修养与治理天下之间的辩证关系。前面很大一部分讲的是个人道德修养,“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同孔子的“君子日三省乎己”道理是一样的。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甚至是几近苛刻的要求。“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君子自身的恐怕比治骨角,治玉石更要严厉。
这种对于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令我大为感动的第二个地方。在当今这个标榜个性的时代,人们我行我素,安于自己的本来状态,“个性”在张扬其魅力的同时也为不少不思进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也许并不会实现,实际上实现的人确实很少,但是他们这种对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得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汗颜。
以上三点是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此外,《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与方的综合,它的“三纲领”,“八条目”论述了一个理想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该采取的行动。实际上,理想也是《大学》的一个主题。
还有,文中字字珠玑,包蕴万千,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开始接触了四书五经里的《大学》,在第一次接触《大学》时,只能说自己是无知的,什么也看不懂,什么也听不懂,只是在那里死记硬背,虽然背下来了,但只是在脑子里轻轻划了一道浅浅的痕迹,《大学》读后感。在经过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之后,慢慢地我觉得《大学》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大学》是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大学》一直在教给我们“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详细地讲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我不大了解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但我知道做人要有诚意,这样别人才会相信自己,我们还要修养自己的品性,不至于出去不讲礼貌,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没有好习惯,家庭教育也不好的坏孩子,让别人说自己的坏话,看不起自己,所以我们要讲礼节,要修身,读后感《《大学》读后感》。古人说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但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却是那么深厚的道理,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想要修养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大学》里面讲的道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和我们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像小孩子的根本和大人的根本都是要修养品性,其次才是学习和工作,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品性,小则影响自己的人生,长大对社会也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修好身,正好心,然后做事也就简单了。
《大学》——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第一本接触的四书五经里的一本书,现在已经牢牢地装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也抹不去。
文档为doc格式